专业值得等待:从功能性薄膜看模具设计哲学与价值
2025.08.04「果然长久的等待是值得的,看到膜从模具出来的那一瞬间,均匀透亮,我就知道当初我是对的,现在更庆幸我的坚持终于得到证明。」收到N公司技术主管肯定的讯息,着实令团队觉得格外兴奋。
好的薄膜模具能产生出均匀透亮的高质量薄膜。
功能性薄膜多样应用,质量标准不容妥协
N公司主要以生产各类流延膜为主,流延膜的应用范围相当多元且广泛,由于流延膜通常会用制程或加工程序,转换成各种性质的功能薄膜,市场上常见的功能薄膜有以下几类:
阻隔膜。
阻挡水气、光线等,通常使用EVOH应用在食品与药品包装。
导电/抗静电薄膜。
防止静电或用于导电,多以PET或PE为介质,应用于电子类包装或触控面板上。
光学薄膜。
抗反射、光扩散、偏光等,以PET、PMMA为主,应用在各式屏幕。
抗刮/ 抗磨/防污薄膜。
增加表面硬度,多半会透过硬化涂层加工达成目的,应用在光学镜片等。
自黏/可撕式保护膜。
可重复撕贴,不残胶,主要用于电子、建筑以及家电类产品,保护基材表面,多半都是使用压克力胶与PE或PET膜结合。
热收缩膜 / 热封薄膜。
流延膜经加热后收缩用于封合,常见于瓶标、收缩包装与封口膜,多半以PETG、PE为主要材质。
功能性薄膜具有多元化的应用范畴
延伸阅读: 全球包装材料的技术革新:薄膜模具与淋膜模具的应用
三大核心质量条件,决定功能性薄膜良率
功能薄膜不管是透过怎样的制程( 利用塑料特性共挤押出或是在薄膜基材上涂布),为了确保薄膜在各类商品上使用的良率,通常流延膜都必须符合以下的质量条件:
1.流延膜的厚度均匀性。有相当高比例的功能薄膜会用于精密电子或光学产品,所以厚度的可容许公差多半都在1~3%以内。
2.流延膜表面平整度。表面必须无皱褶、橘皮、条纹、无气泡、无碳化点等现象,特别是用于光学,甚至要求流延膜必须要有高透光率以及无晶点等,不只是光学,应用于印刷以及涂布基材的流延膜,表面平整度大大影响后续加工质量。
3.物理机械性能。部分流延膜会透过拉伸与延展,达到特定用途需求,此时多层结构的流延膜质量是否能稳定就相当重要。
不管功能性薄膜的应用为何,都有必要的质量要求。
被误解的专业,该选择坚持还是妥协
N公司的技术主管在流延膜产业中历练多年,对于各类流延膜的制程与应用经验丰富,他知道整条流延产线中,押出主机是前段制程中的关键,但押出模具更是关键中的关键,如果流延膜从押出模具成形就产生瑕疵,这样是绝对无法收获质量良好的薄膜。
几年前,他在其他家流延膜生产公司就遇上这样的棘手问题,不管他怎么调整生产条件,薄膜的质量始终不够稳定,膜面时不时出现皱褶或是波纹等现象,当时提供薄膜产线的厂家认定是押出模具造成的,但以他的经验与实际试机情况,他却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,毕竟当初押出模具的流道设计,是提供原料做测试模拟进而优化设计,膜后均匀度很好,所以他主张和押出模具关系不大,要花时间去检测每个单元,押出主机、冷却轮以及卷取机构,但当时团队并未达成共识,后来他也就离开该公司转到N公司任职。
真正懂技术的人,才能理解模具的真正价值
多年后,N公司因应市场需求,开始扩展原本的薄膜产线,提高高质量功能薄膜产能,此刻这位技术主管又想起当初的押出模具,透过进一步联系了解,才知道为了确保流延膜的质量精良,押出模具必须考虑以下几点:
1.流道的几何设计。
必须适合材料特性,避免死角早成塑料在膜腔内碳化。
同时流道设计也与膜腔内压力与流速是否均匀分布有极大关系,这些都可以透过仿真系统来协助。
2.模具加工。
模具表面须经电镀、精研磨与镜面抛光等处理程序,流道表面粗糙度Ra ≤ 0.02~0.04 µm,避免流动阻力或附着残胶。
3.温控设计。
某些塑料对于温度相对敏感,因此如何设计模具多点控温相当重要,特别有些流延膜因制程因素,须采用直接式(多流道)模具来形成多层结构,每层都需要有独立温控符合某些塑料需不同工作温度,达成流动均匀。
流道几何设计与加工都是薄膜模具的关键要因。
延伸阅读: 一点都不粗糙的表面粗糙度
抢占市场的核心逻辑是风险控管,而不是价格
在几次的技术交流与实际量产考虑下,N公司技术主管建议要使用自动化多流道形式押出模具,然而这样的模具制作时间比一般手动模具时间长,这让N公司有点着急,但技术主管凭多年经验,说服其他团队成员,与其被市场上主张「价格低交货快」的销售话语打动,不如冷静去思考:「模具不像快递,拿到就能用。真正适合的模具,是经过设计验证、材料选择、精密加工与质量控管层层把关的成果。」所以低价交货快的产品,看来是节省初期投入成本,实则在后续的调机、重工、报废与不良品上,悄悄地增加了更多看不见的代价。要想抢得先机,真正要计较的是控制风险,也就是让那些看不见的代价越小,就能将风险降得越低。
选择适合的模具,才能降低风险减少看不见的代价。
延伸阅读: 押出模具的AI进化:从传统模具到自动模具
「专业,是值得被等待与信任的。」N公司的技术主管这么说,当初他的专业被质疑,其他成员不愿等待更多的验证,到头来还是无法在市场抢得先机,如今在N公司,技术主管再次证明自己得专业是正确的,真正懂得技术的人,才能将工具(押出模具)发挥淋漓尽致。